“千亿之跃”吸引七千求职者奔赴“千亿之约”
“在2023年的大学生招聘中,集团计划招录137人,应聘人数超过了7000人,是上年度应聘人数的3倍,招聘信息发出后,咨询电话更是不断,应聘者在学历层次、综合素质等方面,较之前有了普遍提高。”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在介绍今年的招聘情况时兴奋的说到。应聘者不仅有山东省内高校或原籍山东的学生,也有来自云南、贵州等省份院校的毕业生,最远的家住新疆。
为什么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众多求职者奔赴“济钢之约”呢?让我们通过分析找出答案。
(一)转型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认可,赢得了莘莘学子的关注与向往
自强者,人自敬之。转型发展五年来,集团公司深入践行“九新”价值创造体系,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,以只争朝夕的状态投入工作,以更具韧性的自强奋勇挺进。面对新与旧交替、破与立交织、机与危并存,集团公司全面解放思想,改革攻坚突破,奋力推动新济钢在栉风沐雨中不断壮大,上下拧成一股绳,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人人争做实干家、奋斗者、追梦人,敢于与优者“对标”、与强者“比拼”、与快者“赛跑”,既活在当下,又面向未来,生产经营业绩逐年提升,转型项目快速落地推进,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。重返中国企业500强行列,积极融入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布局建设,成为空天信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“链主”企业。
“从各种宣传报道里了解到,济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壮士断腕,浴火重生,无钢胜有钢,这样的企业令人钦佩。”一位求职的学生在招聘面试时说。
(二)如此众多的应聘者想进入济钢,因为他们对济钢未来发展充满信心
自强者,人恒信之。转型发展以来,集团公司不断增长识变之智,掌握应变之方,涵养求变之勇,从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到实施新旧动能转换、再到推动企业“做大、做活、做专”,每一步都以战略主动谋取历史主动、以战略“落子”激活整盘棋局,以忠诚奋斗践行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和发展担当,奋力蹚出一条城市钢厂绿色转型的新路子。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刻领会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给新济钢发展提出的新要求、赋予的新使命,集团公司系统性谋划、前瞻性布局,发布了《济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3-2025)》,为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,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,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,加速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统一了思想、明确了方向、提供了依据,正式吹响了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号角。
号角激越,催人奋进。相信站在新起点的济钢人,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,全部精力向进入高质量发展聚焦,全部工作向迈进高质量发展用劲,“心”上发力、“智”上提升、“行”上见效,一定能把发展蓝图不断变为美好现实。
(三)求职者青睐济钢源于他们信赖济钢
自强者,人恒强之。集团公司始终牢记“国之大者”,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高擎党旗,传承铁心跟党走的忠诚基因,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、加强党的建设,牢牢抓住国有企业的“根”和“魂”,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。深入推进“幸福和谐企业”建设,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,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实。深入开展产业“人才+”行动,营造人尽其才、人岗相适、充满活力的良好选人用人环境。
真者,精诚之至也,不精不诚,不能动人。“我之所以选择济钢,是因为济钢重视人才培养,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。”一位应聘者表示,“相信如果能进入济钢工作,一定会有好的发展、展示自己的舞台。”历史底蕴深厚、勇于担当勇于作为的“老国企”,值得尊重;创新氛围浓厚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“新济钢”,更值得信赖。
“千亿之跃”发出“千亿之约”。招聘工作是人才与企业的“双向奔赴”,相信入职济钢的“千里马”们会在这片广阔的沃土上驰骋;相信踏上新征程的新济钢,将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朝着“建设全新济钢,造福全体职工,践行国企担当”的使命目标奋勇前进,创造新济钢更加灿烂的明天,赢得济钢人更加美好的未来。(李振清)